考研报考院校选择指南(考研院校怎么选择)

一、考研院校怎么选择

考研院校应该从考虑学校,知名教授,考虑专业三个方面选择。

1、考虑学校。

有能力就去985/211,其次是知名度高、排名靠前的学校。改变第一学历是我们考研的重要目的,985/211无论是找工作、考公务员还是继续深造都有巨大的优势,即使其中个别学校排名一般,但985/211仍是稀缺资源。

2、知名教授。

因为知名教授通常掌握更丰富更优质的科研和人脉资源,知识面也更加广阔,实力较强,话语权充分,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,同样是稀缺资源。

3、考虑专业。

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未来的规划。不要盲目报考热门专业,以金融为例,实际能做投资的人是极少数,学习内容工作基本用不上,缺少专业技能,容易被替代。

二、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记住六大原则

近期,不少即将考研的同学们纷纷向我咨询关于考研专业选择的问题。因此,今天我特地撰写了这篇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文章,旨在帮助大家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并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。

选择与努力,对于考研而言,同等重要。考研不仅需要我们努力备考,还需要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。因此,我们在决定考研专业时,必须进行合理分析,切忌盲目跟风或凭感觉选择。否则,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。

一、分析自己,确定目标

在高等教育中,先选择专业还是学校,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根据我们的建议,你应该首先考虑专业选择。因为专业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你的未来职业发展路径。例如,如果你希望在未来从事教师职业,或者希望考取编制,那么你应该选择教育学相关专业。

然而,仅仅选择专业是不够的。接下来,我们需要考虑学校选择。这一选择将关系到你在未来院校竞争中的难度。当你明确了意向专业后,你的选择范围会缩小。这时,你可以进一步研究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,了解哪些学校在招收该专业的研究生。这样,你就可以判断哪些学校是适合你的,哪些是不合适的。

总之,先选择专业会使你在未来的院校选择中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。否则,面对全国近千所招生单位,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。

二、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

1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

2、混淆兴趣和志趣

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,我们可以思考三点:

①您是否已做好准备,深入并专研于该专业领域?

②您是否对该专业有深入的了解,还是仅凭感觉喜欢,但实际上并不清楚该专业的详情和未来的就业方向?

③您是否具备在该专业领域学习的真正潜力和资质?这实际上是看您的专业知识水平。

3、局限于本科专业

在选择研究生专业时,不必强求与本科专业保持一致。换言之,完全可以选择与本科专业毫无关联的跨专业进行研究。

热门专业的选择随着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,因此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趋势和需求。

为了应对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,建议大家选择较为宽泛的专业,以便在研究生阶段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,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。

三、如何选择报考专业

1、搞懂考研专业

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、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级学科。有13大学科门类,172个一级学科,563个二级学科,二级学科下面还有N个研究方向。

学科门类有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等;

一级学科对应的是本科的专业名称,比如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体育学;

二级学科对应的是研究生的专业名称,比如教育学原理、课程与教学论、教育史等,研究生报考的就是二级学科。

每个二级学科都有一个6位代码,1、2位表示“学科门类”,3、4位表示一级学科,5、6位表示二级学科。

例如045108学科教学(英语),其中04表示学科门类教育学,0451表示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硕士,045108表示二级学科学科教学(英语)。

2、搞懂学硕和专硕的区别

学术型硕士以学科为基础,以学术研究为导向,注重理论和研究,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人才。

专业硕士则以实践应用为导向,注重实践和应用,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。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是将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,毕业生主要是在特定领域内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,如工程师、医师、教师、律师、会计师等。

四、选择专业需考虑哪些因素

1、兴趣爱好

在选择专业时,应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以便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。未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将带来满满的幸福感。(请注意,这次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自主决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。)

2、职业规划

选专业是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,要想想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,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。

3、专业背景

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强烈的反感,建议选择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进行报考,这样能够提高录取的成功率。在选择跨专业报考时,一般来说,理科可以跨考到工科、文科、经济、管理等专业;工科也可以跨考到文科、经济、管理等专业;文科跨考到经济、管理专业相对难度较大;而文科跨考到理科、工科专业则难度更大,有些甚至不允许跨考。

4、个人能力

在选择报考专业时,应充分考虑个人能力和优势,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。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该专业是否涉及数学科目的考试。如果个人在数学方面表现欠佳,那么应尽量避免选择初试科目中包含数学的专业。相反,如果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,那么应选择与该优势相关的专业,以提高个人成功率。

五、选院校时需考虑哪些因素

1、院校层次

首先确定你想要报考的院校层次,学校是不是双一流、985、211,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。

2、学科实力

通过查询学科排名,比较不同院校该学科的实力和影响力。例如教育学专业学科评估A+的院校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所。

3、地理位置

此外,地理位置也是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。从宏观角度来看,中国的东部、西部、南边、北边、沿海、内地等不同区域各有其特点。对于互联网相关专业而言,北京、杭州、深圳等城市因其良好的互联网土壤而成为首选;若从事金融、经济等领域的学习,则应优先考虑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城市,因为该地区是中国金融中心;而对于工科学生来说,南京、苏州、上海等城市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。

4、就业方向和培养特点

有关院校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特点,这方面需要详细去阅读了解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学院介绍,最好能找到学长学姐了解具体的情况。

三、考研如何进行院校选择

1、确定地区

选择院校的一步,要确定一个地区,以省份为单位就可以。比如东三省,江浙一带,京津冀一带等都可以,因为我们读研67%的概率会留在当地工作,当地的院校企业都会进行专项的联合培养和实习。所以,确定的地区不仅仅是我们读研的地区,同时也可能是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地区。如果我们在某地读书,却换了一个城市工作,相当于浪费了两年时间积累的人脉。

2、分类、收集信息

列出来之后把所有的学校划分档次,比如985一个档次,211一个档次,普通一本一个档次,分好类。下一个步骤比较关键,也是有一定的难度,也就是各个院校内部信息的收集。收集信息的同时也是了解这个学校的过程,比如我们需要收集的信息有:公共课考试科目,专业课考试科目,专业课参考教材,录取分数线,复试分数线,复试的差额比例,复试的权重,复试考试科目及考试形式,培养模式,保研名额,导师选择,就业前景等。

3、综合个人实力

信息收集到了之后,根据自己平时的测试成绩,综合来估算自己的考研分数,和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,确定一个难度不是太大,但是有一定挑战的学校就可以。当然,有的同学为了保证成功率,选择一个特别稳妥的也无可厚非。每年确定院校的时间,较晚较晚不能超过5月底,不然就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了。

相关推荐

相关文章